点击上方蓝字▲关注“学姐的口袋”优配配件助手,了解更多内容
文稿 | 学姐的口袋
视频 | 学姐的口袋
01
人在做,天在看。
6月19日,广西桂林发布了一个《事业单位招聘人选名单》。
考生苏某某以笔试成绩199.5分、面试成绩84.30分的成绩,成功上岸。
他报考的镇便民服务中心,只招1人。
眼看就要端上“铁饭碗”。
02
6月29日,就有网友举报:
这个苏某某,就是“华中农业大学虐猫事件”的当事人。
很快,“虐猫犯成功上岸事业编”的词条,引发了很大舆论。
7月1日,央视也发话了:虐猫考生被取消招聘资格。
看到这里,无数网友直呼大快人心。
但也有一部分网友疑惑不解:
“又没违法,凭啥不让上”
“我觉得没什么问题,谁年轻的时候没犯过错?”
03
但当我们随着时间线,回溯过往,才知道苏某某在华中农大的真实面目。
时间倒回到2024年10月,华中农大的流浪猫,集体“离奇失踪”。
当时,多名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称,校园内10余只流浪猫接连死亡,疑似有人投毒。
他们日常照顾的流浪猫,一只又一只的消失,甚至以非常恐怖的方式死亡。
并且,小猫的尸体,被折成“大”字形,被故意扔在女生宿舍门口。
后来学校一调查,发现学生苏某某,曾“将5片人用某类药物碾成粉末,分次兑水投喂了校内流浪猫。”
导致10多只流浪猫先后死亡。
部分猫尸存在“口腔被灌腐蚀液”“四肢折断”等,被残忍虐杀的痕迹。
手段令人胆寒。
04
不止如此,苏某某虐猫后,还在动物保护群里贼喊捉贼地,通知管理人员“猫状态异常”。
苏某某甚至大言不惭地,将这些小猫的照片,作为自己“打野”的战绩进行炫耀。
而当有人问道苏某某这么做的原因,他的回应是因为睡觉,被猫吵到才做出这种虐猫的行为。
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据同校学生曝光,他的朋友圈,处处透露着快感和炫耀。
苏某某不止毒杀小猫,甚至以虐杀小猫为乐,之后还发在自己的朋友圈,将这种行为当成是一种炫耀的手段。
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时冲动,而是蓄谋已久的残忍。
后来学校调查确认,给予“严重警告”处分,但保留了他的学籍。
就这样,他顺利毕业,参加了事业编考试,还一度以高分通过笔试和面试,眼看就要端上“铁饭碗”。
05
6月30日,观察者网发起了投票,其中1.3万人坚决反对,1600人表示可以接受。
直到桂林市人社局迅速回应:确认其不符合录用条件,取消录取。
网友们悬着的心,才算放了下来。
06
你说世界上最公平的是什么?
答案也许就是因果。
你看,这事从头到尾,没人“搞他”,没人必须要拉他下水,是他自己,带着“人性污点”主动敲开了命运的铁门。
而报应,不偏不倚,刚好在他准备“体面上岸”的时候出现了。
当然,也有一些网友替他说话:
“杀猫犯法了吗?”
“人家分数高,难道不该给次机会?”
“他只虐了猫,又没虐人。”
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,但别急, 我们可以不谈感情,但请讲逻辑。
07
第一,虐猫不是“杀猫”。
杀猫,是为了食物?
是意外?
是不得已?优配配件助手
那你可以解释。
但苏某某做的是什么?
计划性毒杀、暴力折磨、朋友圈炫耀。
这明显不是“杀猫”,这是“享受痛苦”,享受弱者被折磨的过程,甚至享受快感。
08
一个人能从小动物哀嚎中获得快感,他未来会对人温柔吗?
今天他盯着猫,明天他也可能盯上你家小孩、老人、同事, 不是我们“妖魔化”他,而是犯罪心理学里写得清清楚楚:
许多臭名昭著的罪犯,在青少年时期都有虐杀动物的历史。
美国联邦调查局(FBI),在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发现,超过三分之一的连环杀人犯,在童年和成年后,都对动物表现出残忍行为。
另外,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显示,接受调查的性凶杀罪犯,100%都有虐待动物的历史。
比如: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、恋尸癖、食人者杰弗里·达默,
1978年至1991年间,达默谋杀了17名男性,对尸体进行X侵、肢解,并保留部分尸体作为“纪念品””。
他从小就喜欢虐待动物,曾在罐子里收集昆虫,肢解被车撞死的动物尸体,还把流浪狗和猫绑在马路中间,让它们被车碾死。
美国的笑脸杀手基思·杰斯珀森,
1990年至1995年间,杰斯珀森强奸并勒死了八名妇女。
他从小被父亲鼓励虐待动物,曾用气枪射杀地鼠、郊狼和兔子,还曾勒死一只猫,并在公园用弓箭射杀狗。
虐待动物行为,也曾一度被视为高危犯罪的预警信号。
因为动物还只是他们暴力欲望的起点。
历史在一次次提醒我们:不尊重生命的人,没有底线。
10
第二,他确实没有犯法,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“无所谓”。
法律不是道德的天花板,而是最低线。
不犯法 ≠ 就能当公务员。
你要的是编制,不是免罪卡。
政审怎么写的?
“政治素质+道德品行+廉洁意识+社会评价”。
请问,虐猫、撒谎、炫耀暴力、被学校处分,这些加起来,不够“德行不合格”吗?
你成绩好是你厉害,没人否认;
但你曾经虐猫,并且以此来炫耀,这也是真的。
我们的社会人才挑选标准,难道不能多考虑一点“善良”吗?
请别忘了,道德是法律的最低标准。
11
第三,那些说“不能否定一个人的全部”的人,我们来看一个现实:
如果你是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主任, 你愿意招一个曾公开虐猫杀猫,还在网上炫耀自己“折断猫腿”的新同事吗?
你今天让他进门,明天群众举报、媒体曝光、负面新闻连连,你这锅你背吗?
咱别装糊涂,这不是一个人的命运,这是公共岗位的信任基础。
正因为公示,就是让社会监督;
正因为编制岗位代表公信力,所以比谁都更需要干净的底子。
“你若品行端正,谁也使不了绊子;你若德行有亏,就得承担后果。”
12
所以,我们可以原谅,但不能纵容;
我们不是要他去坐牢,是不希望他占据,本该由“善良人”才配拥有的岗位。
虐猫不是他的“过去”,那是他内心对“弱小者”的蔑视。
这几年,网络上总有一句话:
“我信因果,不信命。”
什么意思?
命是天注定的,因果是你自己种下的。
人做事,天在看。
别小看你每一个“偷偷摸摸”的选择,它可能就是你命运里,最大的一场翻车。
因为真正能毁掉你未来的,不是别人揭你短,而是你以为没人,会记得你干过坏事。
文稿 | 学姐的口袋
视频 | 学姐的口袋
图片 | 网 络
配先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